“六个起来”让思想政治工作强起…

作者:王文鹏 时间:2020-11-20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因为它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为谁办大学这两个根本问题,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新人,因此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到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努力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近年来,平顶山学院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大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主线,形成了《平顶山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1+13”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攻坚战列为学校五大攻坚战之首,连续五年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持续加强。20186月学校获批为河南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在实践中,学校坚持守正创新,通过党政领导带起来、思政课活起来、课程思政强起来、第二课堂抓起来、网络思政靓起来、氛围营造浓起来”——“六个起来,让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

    以上带下,党政领导带起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加强思想引领这个核心,做好三个带头,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一是带头加强理论武装。学校党委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围绕新思想、新精神、新知识、新经验和新典型等五新、探索集体研讨学、实践调研学、专家辅导学、理论宣讲学、对标榜样学、个人思考学、线上自主学、竞赛测试学等八种学习形式,学校领导带头参加理论考试,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竞赛测试学解决学习的不严不实问题,在全校营造真学、真会、真懂的学习氛围。二是带头上思政课。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追梦领航思政选修课,学校领导根据专业特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讲授不同专题引导教育学生,引导教育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明确人类社会是多样性发展的统一;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梦想相统一,始终坚持勇于创新;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现已开展20讲,深受学生欢迎。三是带头走入学生。学校建立了联系学生谈心谈话制度,学校领导通过进党校、进班级、进课堂、进餐厅、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等活动,了解学生实际,关心学生成长,同时,利用假期开展家校大走访,深入优秀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交际困难学生”“心理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六类学生家庭,四年来走访819个学生家庭,足迹覆盖了10余个省、自治区,充分发挥家校协同育人。

    守正创新,思政课程活起来。学校通过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构建思政通识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形式进一步夯实主渠道建设,让思政课活起来,学生头抬起来。一是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办好思政课程,教师是关键。学校推进理论学习专题轮训、骨干教师研修、项目资助等计划实施,从2013年到现在,连续7年利用暑假组织所有思政课教师到重点大学和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培训;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实行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二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制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实施方案》,聚焦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以打造金课为目标,以统编教材为遵循,以校内课堂、社会课堂、网络课堂等载体为抓手,以丰富教学资源和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支撑,以激励约束并重机制为保障,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三是构建思政通识课程体系。以追梦·领航思政选修课为引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点打造10门左右的通识选修课,构建通识必修和通识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四是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开展时事播报、讲好家乡红色故事、以事说理等课内实践教学。利用周边和省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史馆,建立专业实习实训思政教育基地,建设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开展参观、调研、展演、研读、讨论、竞赛等多种实践活动。抓好《思政社会实践》学分银行实施办法的落实。

    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强起来。为了在每一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学校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一是狠抓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提升。搞好课程思政首先是要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学校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着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学校出台了《关于加强专业教育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专业课老师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学校采用主题报告+工作坊模式,通过教学经验分享主题沙龙”“青椒训练教学工作坊”“课程思政教学大讨论”“师德大讲堂等,开展教师入职培训、专题培训、集体备课、优秀教师示范等培训交流活动,加强教师育人能力培养;注重发挥教学名师”“师德标兵”“最美教师等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树立师德师风典型,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其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是建立育人标杆课程。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实施办法》《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启动五育并举应用型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在各学科、各学院、各专业设立试点,目前学校已立项建设39门思政标杆课程,从课程大纲、教案、案例、教材、教法研究等多角度开展标杆课建设,努力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培养一批课程思政金课名师,以标杆课程建设为抓手,引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三是建立激励机制。为激励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校已持续举办三届思想政治教学优秀奖评选,奖励课程思政教学突出的教师累计96人次,奖励资金达16.2万元。

    精准滴灌,第二课堂抓起来。第二课堂是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学校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文化活动、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等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差异性教育和管理,极大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一是深化实践课堂。学校把学生参加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品德修养等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实践,探索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舞龙舞狮俱乐部、雅乐团、陶瓷集市、机器人爱好者协会以及小红帽志愿服务等已成为标志性的实践育人品牌。二是建设文化课堂。学校每年扎实开展青马工程”“基石工程”“国旗下的演讲”“雷锋月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大学习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30余项,近年来,学校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展示了学生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三是打造志愿服务课堂。学校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形成了学雷锋活动月”“无偿献血有你有我、红丝带大讲堂、大手拉小手义务支教等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学生们通过开展志愿活动,强化了他们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四是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强化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业能力提升和创业实践锻炼。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

    同频共振,网络思政靓起来。学校在巩固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强化互联网思维,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全方位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家”“入心田。一是拓展网络育人新空间。学校打造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平台等网络课堂,以翻转校园”“学习通”App平台为依托,构建集资源、教学、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思政课网络教育教学平台;建立微信矩阵系统,形成了学校微信公众号集群管理、协同发展的局面。二是挖掘网络育人新资源。推进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根据目前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时间碎片化和网络即时传播的特点,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思政课以及实践的需求,建设了一批网络在线精品课程、精彩教学案例。三是严管网络育人新阵地。加强对校属新媒体平台的管理,严格校园新媒体的建设审批、信息发布、信息安全的管理,实施年审备案制;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处置工作机制,构建了网络评论员、网络宣传员、网络文明志愿者”2000余人的三级网络队伍。四是构建网络思想教育新机制。学校构建起教师正向引导、同学自我教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正向引导作用。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校狠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线,开展网络家访,重点对家庭经济困难、疫情重点防控地域的20名学生开展了网络家访,通过家访有效地为学校和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此外,学校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三项补贴”“心理关爱”“线上班会”“开学第一课等,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润物无声,氛围营造浓起来。导向正确、格调清新的校园氛围就像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能塑造出师生乐观自强、向善向上的精神风貌。一是塑造学校精神。学校立足校史、校风、校训、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成果,充分挖掘学校精神的育人资源,提升校园景观、校史馆的育人功能,让平顶山学院的历史活起来、环境美起来,激励学生爱学校、爱学习,共建文明校园。二是美化环境育人。学校结合湖光山色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墨子文化的··为核心,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团队完成对湖滨校区和崇文校区的环境与文化建设总体规划设计,形成一环一园一心两轴四区十二点的建设思路,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平顶山市新城区地标性景观、中国高校最美校园

    平顶山学院聚焦思政工作重点任务,不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活起来、实起来,而且更加强起来。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将进一步抓创新、提质量、树品牌,努力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教务科(考试中心)0375-2077201    课程中心(教材科)0375-2657610    教研科 0375-2657615

实践教学科 0375-2657237   学籍学位科 0375-2657610  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科 0375-2657615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来路南段 邮政编码:467000版权所有©2024平顶山学院教务处